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飲茶與「規模不經濟」

著名的「米芝蓮食肆評級」,近年在香港很吃香。它過去只垂青高檔餐廳,與普羅百姓飲食無涉。這做法這幾年有了改變,評級顧及小食肆了,這好像還是在香港開風氣之先的。好些普羅大眾光顧的單鋪位小餐廳,居然也獲評上星級,那怕只是一星的。

這些小店鋪多數是老板兼當廚師,一手掌控食品質量。一旦飛上「芝」頭,是否應當大展拳腳、擴展生意?不止一位這樣的老板給予否定答案。他們熱衷於烹調技藝,都擔心一旦擴大經營、開上分店,就鞭長莫及,食品質量就會失控。

他們擔心的,就是經濟學上的「規模不經濟」問題。

經濟學上有個課題叫「規模效應」,又稱「規模經濟」,是說隨着經濟規模增大,經濟效益就提高。可是要提防物極而反,小心規模過大造成資訊傳遞速度放慢以致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從而帶來相反效果,形成「規模不經濟」。「規模經濟」是耳熟能詳的,「規模不經濟」就較少人提到。

「規模不經濟」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我家以前很喜歡光顧荃灣一家買熟雞的專門店,有事到荃灣,必順道買起碼一只回來。這家店鋪近年不斷擴充,港島也開了多家分店。雞的質量卻是明顯下降了。雞味之濃淡鮮美,入口可判。

「規模不經濟」這問題,是昨晚與一位朋友吃飯聊到飲茶問題,增廣知識之餘想及的。朋友是泉州人,好飲茶,還經營有機茶葉生意。吃飯時,他打開茶壼看看、嗅嗅,即說不要喝,喝白開水好了。我只以為他挑剔,後來聽他說出有根有據的道理來,才知道這又是個「以前現在,價值顛倒」的問題。

隨着中國人生活水平提升,對茶的需求極大提高,再加上海外需求也不斷增長,茶葉市場不斷擴大。可是茶是種出來的,增產不易。在市場需求推動下,茶商茶農要多生產、多賺錢的欲求自然提高,各種增產的手段於是施展出來了,不惜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激素等等。有些名茶過去一年採四次茶,春茶、夏茶、暑茶、秋茶,現在可以採八次。本來,噴了殺蟲劑如果按規定經過12天降解,再採茶是沒有問題的;但若遇上天氣不穩定,要避免整造茶葉報廢,採茶就不惜提前。

很多名茶是以縣聞名的,一個縣的產品可以賣到全國、全世界都有,產量大得難以想像。不過這話也許說過頭了,因為一些中國最有名的茶,就是賣不到歐洲去,因為質檢過不了關,某些人工添加化學成分總是超標。

朋友建議,飲茶要飲高山茶,就是海拔八百米以上山區種出來的茶;若不能就飲夀眉茶,它雖不屬高山茶,種植地勢也較高。據說到了八百米以上,茶樹上的害蟲就生長不了,不必用殺蟲劑。至於普洱,他說得飲二零零三年以前的,即普洱價格升溫以前的。普洱茶早幾年被人熱炒,價格飛漲,產量自然也大躍進。台灣有人化驗質量,發現二零零三年以後的普洱,已不是那麼回事了。

中國市場為人覬觎的最大原因,是規模傲視全球,規模效應特別大。可是也因此特別容意造成「規模不經濟」,三聚氰氨奶粉等事件就是這樣發生的。朋友也接觸過奶牛畜牧業。他說,早些年,有外商到山東經營乳牛場,可是無論怎麼都在價格成本上敵不過中國在內蒙古的對手。本來,一塊地可以長多少草、養多少牛、產多少奶是有公式可以算的,可是就是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對手可以那麼「神奇」,能突破公式的限制。這個外商最後撤走了。這是三聚氰氨奶粉事件之前的事。

香港的一星米芝蓮食肆老板可能不知道「規模不經濟」是什麼,但他們有良知。大陸的國企總裁、地方幹部可能懂得「規模不經濟」,但良知泯滅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