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樹之美:陳一權水彩畫展

花,顏色艷麗、形態多變、嬌柔婉約,很討人歡喜。樹之美,就不是誰都欣賞、都懂得欣賞了。相對於花,樹的色彩單調,不搶人眼球,特別是在華南;樹的形態雖然也變化萬千,但在視野中不突出,不如花天生就是為了招蜂惹蝶、引人注目而存在的。我很清楚記得第一次被樹木之美征服的經驗。

湊巧,昨天一位年輕人來拜年,勾起了對這經驗的記憶。他談到暑假揹上背包到歐洲幾個國家的浪遊,還打開他的facebook,展示在各地拍攝的照片,其中有瑞士的盧塞恩(Lucerne,香港的旅行社愛譯為盧森),一座很精緻的小城,城標是那座木石構築的廊橋,橋下小河流進城畔的盧塞恩湖,小河、湖畔都有天鵝在清澈見底的水中閑泳。我就是在盧塞湖的遊湖中為樹木美的氣勢震懾的。

對這震懾,我有紀錄。最近在上下屋的搬遷折騰中翻出了一疊舊剪報,是那次到瑞士回來寫的一系列文章,一看泛黃報紙上的日子,竟然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的存留了。其中「湖上賞秋色」一篇寫的就是盧塞恩湖。試摘錄部分文字:

「我們愛說『秋高氣爽』,認為秋天該是天朗氣清的,瑞士氣候似乎並非這樣。在瑞士的一星期裡天色都灰灰濛濛的,這大抵同阿爾卑斯山橫亙南面,阻隔南北對流有關。那天遊盧恩湖,白霧迷茫,彷彿嗅到春天的氣息。薄霧中遊湖,常有意外的驚喜,這是指岸邊倏然顯映的如畫景色。花美,誰都知;樹美,起碼筆者是遊瑞士後才發現的。就以盧塞恩湖畔所見來說吧,樹木的魅力是鮮花無法比擬的。花都以高純度的色彩出現,鮮艷、明亮;樹則是各種顏色的大調合,各種紅與各種黃的調合,各種綠和各種黃的調合……層次豐富,再加上不同時光的各種光源色,瑞士的山林色彩變化萬千,何止七彩繽紛?相對之下,鮮花的色彩太單調了,比不上山林美景大塊文章,當披上山林彩衣的山頭在薄霧中遽然迎面而來時,瑰麗色彩以排風破浪之勢湧現眼前,使人不禁倒抽一口氣。山林彩色那種厚重感,那怕是漫山野花也無法營造出來。在樹的美色吸引下,細加觀察,這才發現,樹的形狀竟是那麼多姿多彩,似乎樹樹皆堪入畫。」

遊湖到了湖的另一邊,登上了魁奇的里奇山,文章最後一句是:「山奇林美,正合杜牧詩句:『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這樣的景色,在香港自然是難觀賞了。香港有七成以上土地是綠被地帶,但一年常綠,各種樹木色階相似,難以脫穎而出,可觀賞性自然較差,如果沒有特別的觀察力、鑑賞力,難以欣賞到它們的美態。在這方面,不妨惜助畫家的過人本領。這裡給你一個好介紹:陳一權水彩畫展。

這是一權兄的第二個個展,兩個畫展都全部展出水彩畫作,不同的是,兩年半前的畫展以「奼紫嫣紅」為題,作品都畫花;這次的作品都畫樹。上一次是自己舉辦的,這次則改由香港美術會主辦了,而且邀得香港的著名樹木專家、香港大學地理系教授詹志勇教授作主禮喜賓。詹志勇以對樹木愛護知名,對香港樹木保育貢獻良多,由他為一個以樹為主題的畫展主禮,很適合。

一權兄自言:「我愛大自然,更喜歡樹,近年專心畫樹,不但畫技進步了, 對樹的認識也多了。」他指出:「樹不易畫,因畫樹不單要畫得像樹,更要畫出每一種樹獨有的神韻。以水彩畫樹更是困難,因為水彩覆蓋力弱,水不易控制,畫得不好,會走樣,畫面骯髒俗氣。」

他的經驗是:「水彩畫要用色透明、明淨、不俗艷;落筆要俐落、明快概括;畫面更要有水氣,自然浪漫。我近年的畫重返自然,以花和風景為主,但我追求的是『美,不只是把大自然像真的再現。」

他除了力求捕捉樹的神韻,更希望能表現出每種樹的獨有特徵,及樹與人和環境的關係,並寄托對樹的欣賞和熱愛,對樹頑强生命力的贊歎。

展出的八十多幅作品按季節、樹種分為六組,畫出不同地方的榕、花樹、 樟樹、檸檬桉、白千層、合歡……等樹木的美態。

畫展大年初四下午二時半開展,展期至年初七(二月六日至九日),地點是尖沙咀文化中心行政樓四樓展覽廳。

不妨趁新年假期去觀賞,打開你對樹之美的眼界。

陳一權的網誌:http://hk.myblog.yahoo.com/ykyych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