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從緣聚緣散,到擇善固執

此刻盡相依,
風來恨別時。
飄飄零落後,
再會約瑤池。

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九日攝於維園
二月一日補題五絕一首

這三片大葉紫薇的樹葉,垂在一個枝梢,拍攝成了照片,配上已禿樹枝,很突出。天空經曝光補償加大曝光下,變成一片空白,枝和葉好像成了畫在宣紙上的工筆畫。如果打印出來,寫上題字,蓋上朱紅的印鑑,更儼然是國畫了。

不管日後會不會這樣做,先為它題了一首五絕,是早上醒來了,在床上構思好的。

這三片樹葉,很可能在拍進照片後,很快就飄零星散了。這時樹葉與樹枝的連接已非常脆弱,只要一陣輕風吹來,就會飄落。枝上其他葉子都已落下,這三片長在一起的樹葉,是這個枝椏上最堅持的,就好像三個好朋友,歧路相別時,依依不捨,一直互相緊靠着,不肯分開。當然這最終會敵不過天道、命運的安排,它們會像其他落葉一樣飄落、分離。飄落何處,不是自己可以作主的了。

用佛家的觀點,這是無常,是說一切有情眾生都由色、受、想、行、識五蘊組成,會有生、住、異、滅的不同狀態,形成聚與散,生與滅。所謂因緣,是各種條件具備之下而聚在一起的東西。條件合則聚,不合則散。是以不必執着。依我看,即使「擇善固執」也不必。

羅素說過這樣的話:「我不會為信念而死,因為我會弄錯。」

如果羅素也恐怕自己會弄錯,我等平庸的凡夫俗子就更有可能在信念上弄錯了,你敢大言不慚地「擇善固執」嗎?

沒想到思路會漫游到這方面去。既然如此,抄錄一段偶然看到的有關文字:

「先賢有句話叫『擇善固執』,我們很多人都會以之為座右銘,自勉要對選定的崇高目標堅持終身,不可懈怠。可是到了今天,在一個價值觀多元化的社會和世界之中,我們對這話要有新的理解。首先是,不同人群對『善』可能會有不同的詮釋;其次是『固執』在今天的理解中,和『執着』一樣都帶負面意思,是指堅持按照個人的偏見去解釋或辦事,拒絕接受他人的意見。

「在社會上,這樣『擇善固執』有時很危險。我們常常在新聞中見到有一些人眼中只有自己的目標和利益,容不下對與自己價值觀不一樣的人。客觀地看,他們為了理想不惜犧牲,有令人欽佩的一面,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執着於自己的『善』的價值,而漠視他人『善』的價值,並且固執到底,一意孤行。

「我在工作的時候,常常要面對不同立場、不同利益取向的人。他們絕大部分都有崇高的理想,並且願意為此作出貢獻。我都欣賞他們的忘我精神,而常常更令我敬佩的,是他們往往能在適當時候,為了更廣泛的利益,有所妥協和讓步,使看似要對決的事情得到解決。在許多關鍵的時候,為了顧到社會整體的利益,作出一定的妥協是必須的。

「因此,我們在以『擇善固執』自勉的同時,不要失去應有的平衡,要定下尺度;要記着,我們的社會應該多元而包容。」

 這摘自香港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崇基學院畢業禮上的演講辭,可與大家共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