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反「申亞」之一種病態:高不成低不就

一個人如果被人視為「高不成低不就」,很要命。這樣一個人,眼高手低,拿不起、放不下;他很可能有點本領,也可能有過一番作為,只是在形勢逼人下日漸難有作為卻仍然自視很高,放不下身段去培養新本領、自我增值。這樣的人很值得同情,怪可憐的。在當今的香港,以至內地、世界各地,這樣的人頗不少。

這是社會急速變化帶來的結果。在知識、生產技術、社會價值觀都急速變化下,過去的本領、知識貶值加快,過去以為能仗以吃飯的,不吃香了,連企業、行業都被淘汰。這樣被迫下崗的人,各地都有。如果已有一把年紀、也曾有過一番輝煌和地位,要東山再起,談何容易。很多人消沉下去,並得到以上的評價。

也有另外一些人,沒有過什麼可以自豪的業績,甚至還沒有到社會上打過滾,但由於自我期許過高,一旦進入職場,面對從來不熟悉的環境,才知道世道艱難,也會轉不過彎來,並得到同樣的評價。

假若這只關乎個人,也就算了;若關乎一大群人、一代人,就值得重視。更可怕的,是一個地方大量的人陷入這樣的心理病態中去,弄得社會上怨氣沖天,事事諉過於人。這樣一個地方的前途很值得擔心。

我很擔心的是,香港越來越朝這樣的漩渦滑下來。

剛寫完昨天的博文,就在翻查一些資料時,看到早些天報上一篇文章有這樣的論述和質問:東京一九五八年舉辦亞運時日本經濟規模比香港差很遠,一九六四年舉辦奧運時日本經濟剛上跑道,汽車、彩電、雪櫃正開始進入家庭。如今,香港哪個家庭沒有電視、雪櫃?香港經濟早趨成熟,不需要亞運來推動家用電器製造業和子彈火車,香港能靠亞運帶來什麼?

這簡單的對比,似乎言之成理。今天的香港很多方面的確比才脫離戰火不到二十年的東京、日本先進多了。若只是從這物質生產的角度來看,香港真的不必作申辦國際盛事之想了。

可是放眼世界看看,其他們地方不這麼考慮,並不簡單把舉辦這樣的盛事只看作物質生產的動力。倫敦不是將舉辦下一屆奧運會嗎?「紐敦港」這合稱,把香港與紐約、倫敦相提並論,可是作為香港人,切不可以因而沾沾自喜,應該看到香港在很多方面、特別是在文化積累上與紐約、倫敦有很大差距。連倫敦也辦奧運,圖的是什麼?

不必細想,可以肯定有「所圖之大者」。美國不是也申辦足球世界杯嗎?連日本也一樣。它們的經濟不是比香港更「早趨成熟」嗎?

那篇文章的作者把「申亞」譏為「主辦十四天燒煙花式的運動會」,並且就此再加按語:「要命的是這個運動會遠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我搞不清楚這按語的意思,是不是說「如果申辦奧運會又唔同」?不過誰都知道香港遠沒有這個能力。

「申亞」,不屑;「申奧」,無能。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目前的香港很嚴重。

至於「申亞」為了什麼,我沒有認真想過,因為我不是挺「申亞」派。但我可以肯定,倫敦、巴黎、紐約都積極申辦大型國際盛事的動機,不是簡單一句「好大喜功」就可以否定的。

至於「申奧」,我有這樣的展望:不久的將來,珠三角有能力以整體名義申請。這該不是奢想。到時,香港仍能自詡為珠三角的龍頭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