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39劃的「臺灣」難喜悅

對於學中文,西方人多視為畏途,覺得學中文是世界上最難的事。這難怪他們,因為中文與他們的語文太不相同了,很難適應。

一難是音調。歐洲的語言都是無調的,一個字音,說高說低都可以。中文卻以字音的高低作區別,高一度、低一度、有滑音、無滑音,字就不同了。以廣東話的「情」字為例,是陽平聲,處於各聲中的最低音。如果用高五度音調讀出,就變成「青」了。「青」字讀低一度,是為「秤」。「青」字帶個上滑音,就是「請」了。這真讓不習慣這種音調變化的洋人傷透腦筋,講的廣東話音調總是怪怪的。相反,香港人就總是擺脫不了廣東話定下的音調,說起英語也就有香港口音。

二難是中文沒有拼音,每個字音都要死記。

另一難是寫。中文字要認並不難,你看小朋友學中文,認字沒什麼困難,讀幼兒園階段就能認很多字,在路上見到的字基本已認得,可以讀出簡單的句子了。可是寫就難了。香港大部分幼兒園要做功課,包括寫字。這其實是強幼兒之所難,他們的手指肌肉還沒有成長好,要抓住鉛筆在不大的格子裡「畫」出一個字來,難極了。為了控制好筆劃,他們不是「握緊」鉛筆而「緊握」鉛筆,弄到執筆的姿勢都變形了。中年以下的香港人絕大部分執筆的姿勢都很難看,幾根手指什麼古怪的姿勢都有。這都是太早被強迫寫字(不一定是中文字)造成的,要改也改不了。

洋人學中文,寫字也是大難題。每個字都像幅圖畫,記下來難,要寫得工整就更難。所以,簡體字最大的功能,不是解決認字問題,而是解決寫字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人們一直在自行解決,就是在書寫中創造出方便書寫的字體來,例如把偏旁的「三點水」由上到下連接起來,一筆寫出。這樣的字經過千百年的集體創作,給很多字定下規範。書法中的行書,有大量這樣的字。以前的文化人都很習慣認和寫這樣的字,下筆一寫就出來。

現時較年輕的人,即使是做老師的,也不熟悉這樣的字了,寫字只懂得一筆一劃地寫,不懂規範的「潦筆」。寫,不成;認,也不成。

這樣,中文字書寫之難已不僅是洋人之難,也是中國人之難了。現在電腦流行,人們寫字越來越少,寫字就更難了,寫得好更不知難多少倍。從這個角度去看,漢字的簡化極為需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目前大陸的簡體字絕大部分屬於「述而不作」,即是根據民間已通用的簡化字整理而成。例如「輕」簡為「轻」,「簡」變為「简」,「灣」寫成「」,完全就是一向的書寫體。

台灣的教育部日前通令,「台灣」應寫作「臺灣」,因為據近二千年前《說文解字》,「臺」是指「觀四方而高者」,「台」是「說也」(「說」即「悅」),兩者意思不同。台灣教育部因而認為「臺」才是「正字」。

真為台灣的小朋友難過,這也與學中文的人作對,「臺灣」兩字共有39劃呢。試放大看看:臺灣

其實,「台灣」按古漢語解作「喜悅的」地方不是更好嗎?──不過要寫「正字」的話,應寫作「喜說的」才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