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從發展體育,到發展體育經濟

廣州亞運會剛過去,香港運動員取得了空前輝煌的成績,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覺。我本來以為,香港上屆在多哈亞運取的六金共28面獎牌的成績已夠驕人了,本屆難以再創奇蹟。想不到,香港竟然可以拿到八金共40面獎牌。我無法深究這是什麼原故,但有一點似乎是可以肯定的:有半個主場之利。


主場的威力真有點難以理解。以足球世界杯為例,有五支球隊在自己的地頭得世界冠運,而能夠異地封王的,連剛在南非拿到世界冠軍的西班牙,只有三隊。在各國的聯賽,無論在足球還是籃球,各個球會的成績都總是主場優於客場。一支球球的主客場表現可以判若兩隊,強如巴塞羅那也往往會在客場莫名其妙地輸給弱隊。

奧運會也一樣,主辦國一定大掃金牌。美蘇於冷戰時尤其是這樣,美國主辦是大贏家,蘇聯主辦又狂掃金牌一通。

廣州畢竟與香港同聲同氣,連劉翔初賽穿上的文化T恤印的也是廣東話,香港上去捧場的人也必然多些,使香港運動員倍覺親切,成績有所提升,看來也自然。

香港區區蕞薾小島,拿到這樣的成績,足以自豪,比很多人口、面積都遠超香港的國家好多了。拿牌的,大部分是土生土長的運動員,也有到香港不幾年的,還有長年在外國的,因此而說香港的獎牌有「發水」之嫌不無理由。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其實也正好反映了香港的綜合優勢──除了本地培養的運動員有一定實力,還對非本地培養的運動精英有特殊吸引力,可以吸引人才到來。

在當前全球化的時代,最講究資源配置。力量的對比不只是看你本身有多少資源,還要看你能運用、調度多少非本地資源,能夠使多少非本土資源為己所用。人才也是資源,而且可能是更重要的資源。這可能多少扭曲了傳統對力量對比的認識,但也實際顯示了當今不同地方強弱不同的實質。這往往使外表看來應強的不強,而應弱的又不弱。

以前愛說日本人是經濟動物,其實香港人也差不多,最好講錢、搵錢。香港人竟然能在亞運會拿到這麼多獎牌,因而確有些「不正常」。不過換個角度去看,是不是以前的觀念有點不合時宜了?

現在的運動員已經遠遠不是我們過去認識的運動員了,他們不是靠自己死練苦練就可以成功的,要靠背後強大的支援團隊,「一個好漢十個幫」一點也不假。而這些資源不是個人可以掌控的,政府、企業的投入很大。體育已經形成一個產業,有很多從業人員。我們看到的運動員只不過是冰山冒出水面的尖端。發展體育已超越體育本身,應看作是發展體育經濟。歐洲的足球、美國的籃球最典型了。

該不該支持香港「申亞」?我不對亞運會有特殊興趣,也不覺得香港人特別喜歡體育、特別有體育天賦,但我覺得很值得發展體育經濟。為舉辦亞運投資一百幾十億,很多人覺得很花錢。若換個提法,「為今後13年的體育經濟發展花一百幾十億」,值不值得?這等於每年花幾億。對於香港這樣一個大都會,這不算什麼,說因此會影響其他資源投放,是刻意誇大了。可況,體育經濟是可以創造就業、可以賺錢的「軟實力」。

我曾到政府的「申亞」諮詢網頁上看過,反對的意見的確佔了絕大多數。只是這些多數派給人的印象是一群頭腦簡單、非黑即白的盲目反對派,站在道德高地上只懂空喊口號,說不出多少言之成理的觀點來,真讓人失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