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私隐:不可無限擴張

「八達通」事件終於「人頭落地」了。這樣的結果絲毫不令人驚訝,是香港傳媒近年慣於搶佔道德高地、以痛打落水狗精神窮追猛打被問責者的慣見發展。從傳媒得到的印象,是「八達通」犯了眾怒,可是從我的個人觀感,並不覺得社會對「八達通」深惡痛絕了。

「侵犯私隐」確是很大罪名,「出賣客戶私隐」以牟巨利就更加「罪加一等」了,這使被核數署弄得灰頭灰面的私隐專員吳賦得到難得的表演機會,高調地粉墨登場,在公堂上對被眾手所指的「弱女子」陳碧鏵肆意逼供一番,以圖贏點掌聲好退休下台去。

但社會對整個事件的反應看來頗冷淡,更遑論眾情洶湧了,因為公眾的利益事實上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侵害,比電話受到推銷員的騷擾更輕微些。

我相信,把客戶資料出售圖利,在某些行業裡很久以來就存在,是公開的秘密。「八達通」據說二零零二年就開始這樣做,陳某二零零六年加入,不過是蕭規曹隨,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這樣的事,董事局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應是默許進行的。

這些做法當然不是「八達通」發明的,資訊科技革命之前就有,之後才變本加厲。在私隐始作俑者的美美,一樣這樣做,甚至做得更泛濫。現在上網已成了人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不想自己的資料外洩幾乎不可能。你只要在搜尋器上打上一個關健詞,一按鍵,資料己到了廣告商、銷售商哪兒,它們的廣告馬上就以電子速度,連同搜尋結果一道顯示出來,「快過打針」。例如你打上「法國旅遊」,機票、旅遊公司的廣告就接踵而至;你打上糖尿病,藥品廣告又來了。你不搜尋,到哪個網站瀏覽,也會因為你是哪個地方、哪個種族的人的身份暴露了,廣告欄會打出針對性的廣告,可能是升學的,可能是如何拿「綠卡」的。

《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一個偵查報道,「揭露」美國最多人瀏覽的網站,包括Google, Facebook, Yahoo等,在用戶電腦安裝上數十以至百多個追縱程式(cookies),然後把資料賣給廣告商。這其實根本不是秘密了。較新鮮的是,掛上cookie只限於你瀏覽過的網站,而現時的追蹤可以根據你在電腦上打過的每一個字作出更仔細的綜合分析,製成用戶檔案,使向你推銷的廣告更加「度身定造」。

從積極的角度看,這予人方便,提高社會效率,創造就業機會;從消極角度看,這有損個人私隐。兩者如何平衡,將是社會的新難題。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要把私隐的範圍劃到多大?

這簡單的問題其實很難回答。有報紙把「八達通」的強大功能說得很可怕,因為它可以紀錄下你一天的完整行蹤:幾點出門、在哪裡吃早餐、在哪裡買了避孕套、到了哪家酒吧……。可是這又怎麼了,有誰真個為此擔心麼?

我也重視私隐,寫這個博客就時加小心,但也不主張把私隐範圍無限擴張,讓誰都像渾身披上盔甲。我最反感的,是在私隐問題上「義正詞嚴」的傳媒,卻正是社會最不尊重、最愛侵犯私隐的,而且以損害他人私隐牟利──只是使用的方式與「八達通」不同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