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朝貢制度」與「和而不同」

自從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影響力逐步擴大,國際間不斷有人預言,中國的強大必定使周邊國家驚駭、抗拒,這些國家要麼聯合抗華,要麼重新向美國靠攏,東亞的政治平衡會重新洗牌。

多年來的事實證明,這並沒有發生,情況反而向相反方向發展,就是強大了的中國形成強大磁場,周邊國家紛紛倒向中國,與中國結成新的不同名義的合作關係。

最突出的是東南亞各國,東盟與中國已結成自由貿易區──一個有20億人口,世界迄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台灣為免被棄置路旁,也與大陸結了ECFA。這都是過去很難想像的。事實是,在中國開放市場和對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下,東南亞國家得益匪淺,以前的疑慮都放下了。可以想像,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的話,首先會在這個自由貿易區內流通。

馬丁.雅克在書中說:由於中國願意同其他國家形成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願意探索新的合作機制,並充分考慮其他國家的需求和利益,中國給這些國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他並說,如果有那麼一天,在亞洲出現一個完全成形的「東亞經濟聯盟」,甚至還出現區域貨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中國這樣的多邊發展,在美國極力推行單邊主義的同時發生。美國客觀上造就了中國的東成西就。

馬丁.雅克認為,中國崛起而在東亞地區形成的新聯盟,有着朝貢體系的烙印。

在歷史上,朝貢體系是各國對中國這個大國的認同下形成的,中國接受鄰國的「進貢」,但給予的「恩賜」反更大,以示天朝恩威。今天,不會再有「進貢」這回事,但肯定中國在得到認同下,與鄰國可以互惠互利。而由於中國不成比例的龐大,鄰國決不能忽視所得的利益。

馬丁.雅克特別提到,這個朝貢體系和中國本身一樣,都是建立在與西方完全不同的「一種文明,多種制度」的基礎上;相對的西方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則以「一種制度,多個國家」為基礎。

這就牽涉到一個文化基礎:中國人對「和」的概念與西方很不相同。在西方,「和」就意味着趨同或者極為相似,可是在中國的傳統哲學中,「和」是基於不同,不同才能產生和諧。

中華文化「和」的概念始於《易經》的「和合觀」,即「一陰一陽謂之道」,要有陰陽的不同才能產生「和」,所謂「陰陽和諧」,缺陰少陽就難和諧。孔子提出要「和而不同」,就是對「不同」的承認和尊重。

春秋戰國時,曾發生過「和」與「同」的論戰,周太史史伯提出「和貴生物,同則不繼」(《國語.鄭語》),認為「和(不同)」才能生化演進,只是「同」是無以為繼的。齊國的晏嬰進一步解釋「和」就如煮羹,以有不同食材才能炮製出鮮美湯羹;以水煮水,同是夠同了,但煮出來的還是水,煮不出鮮美湯羹。對這道理,愛飲靚湯者應一點就明。

明乎此,朝貢制度、「一國兩制」就好理解了。在古代中國,一國何止兩制?

(《當中國統治世界》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