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從潞綢黨參看環境氣候變化

太行山上奇觀:「掛壁公路」

一個地方的環境變化,有人為的因素,也有自然的因素,都不可忽視。這樣的變化,可以僅是幾百年間的事。在四月號的《中國國家地理》上,就讀到了這樣一個例子。

文章的題目是「濁漳河,切開太行向東流」,是對山西東南部太岳山、太行山之間的濁漳河流域的長篇人文考察報道。

我到過山西,去過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五台山、綿山,都在山西的北部、中部。對山西之「山」所指的太行山,則只是心嚮往之,未曾一遊。太行山就在晉東南,是山西與河北、河南之間的屏障。濁漳河在南北走向的太岳山、太行山之間流淌,再切開太行,流入河南,部分流入一條很多人都知道的水渠──紅旗渠,那是中國六十年代「人定勝天」理論的標誌物。

濁漳河流經的地區叫上黨,孕育出上黨文化,是中華文化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秦設36郡,上黨是為其中之一。更早之前,這裡生成了「精衛填海」的傳說,炎帝的女兒女娃化身的精衛鳥,就棲息在上黨的髮鳩山。上黨至今有大量祭祀女娃的廟宇。

籠統地說,這裡是中國北方,比號稱中原的河南一帶還北一些。再往西一點,已屬黃土高原了。你能想像,這個常與貧瘠二字連在一起的地方,曾經是中國的重要絲綢中心嗎?
「掛壁公路」內觀

說到絲綢,我們現在都與富饒的江南連在一起,感覺溫暖濕潤的江南才是蠶桑之地。事實上,上黨的潞州(今天的長治)以潞綢馳名,《金瓶梅》就常提到潞綢。乾隆時的縣誌,仍說「洪武初,潞州大縣桑八萬餘株,至弘治九萬餘株」的記載。可是到了清末的光緒時,縣誌就說「山邑不出桑蠶,絲錢取給山東和南北直等處」了。算來,潞綢風光了近三百年。

造成這變化的原因,一個估計是氣候改變。

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考古證實五千多年前已出現絲織品,最早的產地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之間,屬黃河流域。這證明,這一帶當時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桑蠶絲綢的生產後來南移到長江流域,很可能是氣候變化、變冷了所致。而現在,氣候又逐漸變暖了。

黨參的生產也與此有關。

《說文解字》說:「人參,藥草,出上黨。」上黨最初是以出人參知名的,那時的黨參真的是五加科的人參。漢以前的文獻也說人參是上黨的特產。可是明末的《本草綱目》卻說上黨不再出人參了。

這究竟是氣候變化所致,還是人為的環境破壞造成?人參的種植環境要求嚴苛,對土地肥力也吸收強勁,條件變了就難以種植。人參的種植線此後就往北移,成為遼參。有學者認為,明中葉後,上黨地區大肆砍伐林木,生態惡化,是當地人參絕蹟的主要原因。

上黨此後改種了另一種桔梗科的藥材,也叫黨參,但這其實不是人參。上黨以過去盛產人參的名氣,帶挈不是人參的黨參也變了「參」,成了冒名頂替的、當今重要的中藥材黨參。

上黨千百年間,真的經歷了桑海桑田之變,至今幾乎被人遺忘了,但仍保存着豐富的人文遺產,從建築到戲曲。雜誌裡有幅長子縣紫雲山崇慶寺的明代普賢菩薩泥塑像,直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

1 則留言:

  1. 潞綢消亡好象跟競爭力有關,不夠江浙絲綢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