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粵劇「申遺」成功之後

粵劇獲聯合國承認為「世界文化遺產」,可喜可賀,為粵劇在香港的傳承增添了動力,不過是否可以使粵劇復興起來,我就不樂觀了。

能夠讓香港有一個文化品種得到「世界文化遺產」名銜,是穗港澳三地政府有關部門一起努力取得的成果。近年中國各地「申遺」成風,有些不過着眼於經濟利益,有沽名釣譽之嫌。粵劇之「申遺」相信不會帶來多少經濟實利,倒是政府可能會因此要為粵劇多撥一些資源,在經濟帳上其實不划算。不過從文化帳來算,則是另一回事。

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不僅是一項名譽,而且是一份責任,是要有承擔的。政府固然要有承擔,粵劇圈中人更加要有承擔。

粵劇的衰落是有目共睹的,原因也很清楚,就是社會形態變化迅速,而粵劇沒法跟上發展步伐,被拋棄了。粵劇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初,即明朝嘉靖年間。到上世紀初,是珠三角一帶城鄉主要娛樂形式,「睇大戲」是為大人小孩的生活盛事。那時省港澳老倌輩出,形成各領風騷的藝術流派。粵劇紅伶儘管也有種種辛酸,卻是社會上眾人欽羡的富貴名流。

可是自五六十年代以來,香港經濟一再轉型,帶動了全社會發展,文化迅速向西方傾斜。盡說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悲歡韻事的粵劇,逐漸不吃香了。看的人少,入行的更少,此後能夠扎起、稱上老倌的,連屈指可數也說不上,人才絕對淍零。

即使是以前在「省港澳」中居首的廣州,粵劇幾十年來一直有政府的支持,廣東省有多個名聲響亮的粵劇團,也一樣面對粵劇不景氣。沒有觀眾,尤其是沒有年輕一輩觀眾,老倌有多大本事都不濟事。在文化上,政府固然有責任去保護粵劇,不過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關鍵是,業界中人能夠讓粵劇煥發新姿,重新爭取到觀眾入場。

可是,我看香港的粵劇界人士就是缺少這樣的本事和魄力,反倒是習慣了「問責」──問政府之責。粵劇「申遺」消息傳來,有記者採訪八和粵劇學院總幹事丁羽,他說,過去近二十年,政府在粵劇保留方面不夠積極,今次申遺成功,證明粵劇絕對有價值地位,並希望政府不要像過去一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既然現時業界提出了加建油麻地第二期作為新秀培訓練功場地及提出將北角陳樹渠大會堂改建成粵劇戲院,便要積極落實。

這樣的話,如果屬實,真不知道邏輯何在。政府「近二十年」保留粵劇不夠積極不知道是一個怎樣得出的判斷。是說政府之前很積極,到「近二十年」就不積極了?這很謊謬。港英政府年代對粵劇根本談不上支持,而粵劇當年的黃金時代完全是粵劇藝人的努力和社會的需求造就的,各地政府有過什麼貢獻?廣東各地粵劇同樣衰微,正好證實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

宣布粵劇「申遺」成功的同時,香港教育學院獲撥款266萬元,開展為期三年的「中小學粵劇教學協作計劃」,與八和會館導師和學校的音樂教師合作,向學校推廣粵劇。一年會有20間學校,2400名學生受惠。

政府每年對粵劇撥出的資源已不少,不會少於其他藝術門類。粵劇界中人對此應該心中有數,他們不該老是只想着向政府伸手,而應當多向前輩學習,練好功夫,做好本份。

大熊貓即使可以在動物園裡受到好好保護,也是註定要滅種的,因為缺乏了野外生存能力。粵劇亦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