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畫展罕見的熱鬧場面

昨天在處暑後的高溫下躲到中央圖書館去,看「具象+抽象──香港當代油畫、水彩畫、版畫展」,看到一個相當熱鬧的場面──二三百人一起觀看台上的水彩畫示範,照相機不停地拍,掌聲不迭,如果不知道,你還以為來了個什麼明星。

台上的也確實是明星──香港畫壇的明星也,是老畫家歐陽乃霑。

你若不知道這位老畫家是何人,那就這樣介紹吧:是歐陽應霽的父親。對年輕人來說,歐陽應霽的名聲可能更響一些。

這個畫展在康文署與藝發局合辦的「視藝掇英」計劃下舉辦,這項合作計劃近年舉辦過不少大規模畫展,今年春節時舉辦的是中國畫的專題展,現在舉行的是西畫專題展,都請來了大批較有代表性的畫家拿出作品來。除了展出作品,畫展還舉辦了三場繪畫示範,前天(星期六)兩場是油畫、塑膠彩繪畫的示範,昨天則是水彩。

過去也看過一些即場的書、畫示範,都是圍着書畫家創作的桌子進行的,能在前面佔到有利位置的會看得很真切,後面的就根本看不到了,有時場面還很混亂,要能夠讓二三百人看得清楚是辦不到的。

主辦方面借助了數碼科技,解決了讓很多人同時觀看的問題,讓畫家在台上寫生,並安排攝影機即場把畫家的每一次下筆,放映到大屏幕上,讓所有人都看得到。畫家和主持人並在過程中作出扼要介紹。這對有興趣學習或者了解其中奧妙的觀眾來說,非常有價值。

對這個「大場面」,我是估計不到的。因為平時看畫展,都是開幕時熱熱鬧鬧,之後就冷冷清清了。

前天的第一場示範是十時舉行的,據說九時已有人在門外等待開門「霸位」了。昨天的一場下午三時開始,也是二時就有人開始「霸位」,我正在看展覽,於是也佔到有利位置。到後來,不但座位滿了,同圍也觀者如堵的站着。觀眾似乎不是為了避暑走進來的,因為很多人有備而至,一有機會就走到台前拍照。小休時和結束時,主持人把畫作舉起讓大家觀看,台前更擠得不得了。

這些觀眾都是些什麼人?據我的觀察有兩個特點:一是中年以上的佔多數,年輕人或者都參加更有活力、更時髦的活動去了;二是女性佔多數,我所坐一排和前後兩排,女性佔四分之三左右,男的都去當了「宅男」了?

歐陽乃霑即場以全開畫紙寫生畫了一幅薑花,插瓶的薑花擺放在一幅藍色的蠟染花布前,希望以冷色調子給大家帶來清涼。歐陽乃霑原來已78歲,繪畫經驗非常豐富,水彩、油畫、中國水墨畫都涉獵。我對他最熟悉的,是香港街頭巷尾的速寫,對他能把任何景物都轉移到畫紙上成為可欣賞的美術作品至為佩服。很多人對身邊的一切都看不順眼,但卻有人可以把見到的一切都化為美術作品。試想,作為前者日子多麼難過,作為後者日子多麼快樂。

這不是誰都做得到,歐陽乃霑在下筆的空檔中插話說,他有一段時間每天早上上班之前趕畫出兩幅水彩來,每筆都在按色階排列的調色盤上隨意一蘸就下筆。他說,他的主要功夫就是那日子練出來的。

他名為寫生,但寫得很隨意,並不刻意的描,而強調是畫,是如畫展題目所說的「具象+抽象」,按着自己的感覺去表現主題。他說,世界的東西很少可以你想怎麼樣便怎麼樣的,但繪畫可以,一切由你作主,所以最好用來渲洩、減壓。

還可以一記是,他用中國的毛筆──兼毫毛筆畫水彩,除了開始時要用排筆把肯景弄濕,之後就只用一支筆畫到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