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中國為何能最先復蘇?

星期日「高端論壇」的重頭戲,是韓康教授上午講的《為什麼中國最先走上復蘇之路》。這是我的一些紀錄:

──中國受金融海嘯的打擊非常嚴重,原因是進出口佔GDP接近六成(59.9%),其中歐美又佔六成以上,美歐經濟一垮下來,中國經濟首當其衝,下滑之急遽前所未見。

──回升之勢已形成,今年四季增長可能形成6、7、8、9之勢,即頭兩季分別增長6.1%、7.9%,第三第四季可能達8.2%、9%。

──最可靠數據來自發電量,其他數據會有水分,發電量難造假。發電量如今已從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下降回復增長。

──有此表現,第一是因為及早果斷行動,去年十月即急轉彎,從本來的反通脹急劇扭轉到反衰退,而且力度猛,中央加地方動用資金達22萬億元(人民幣),佔GDP 13.3%,高過美國的11.75%。

──反衰退措施有堅實的經濟基礎作支撐:全國46萬億元儲蓄沒貶值,「真金白銀」完整無缺(美國人在花大後天的錢,中國人在花大前天的錢);銀行資產良好;有龐大而分作不同層次的城鄉市場,什麼商品都有市場,不存在飽和;政府有強大的動員能力。

──但仍然面臨重大困難:就業壓力仍大;地方負債增加;財政收入下降;政府的投資未知能不能持續拉動經濟增長;由於投放資金巨大,出現通脹恐慌預期。

──預期美歐市場需求不可能短期內恢復興旺,擴大內需要作為中長期發展策略。

──中國要考慮危機過後的戰略發展方向。奧巴馬已提出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綠色能源和技術),這看來是要搶佔危機後的全球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地,中國該如何應對?


人們經常說,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在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如何趁勢把握機會,是所有領導人都要思考的問題。之所以危中有機,是一些本來難以觸動、啟動的問題,在新的形勢下,變得可以大膽去着手了。在緊急調撥資源下,可以出重拳,社會的反對聲音也減少。

韓康提到,中國的反危機措施中有個指導原則:拉動增長、調整結構、改善生活三位一體。就是借拉動經濟之勢,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百姓生活。其中一個重點,是「老大難」的醫療改革,為此拿出8500億元,這樣龐大的動作,在危機前是難以想像的。

湊巧,奧巴馬也在醞釀醫療改革,要傷筋動骨地改革讓美國人和美國政府都難堪的醫療保險問題。誰會成功?看來中國的機會大些。美國的改革阻力太大了,保險公司與藥品公司聯成的巨大勢力,已屢次讓政府的努力,包括希拉莉一九九三年在克林頓政府上台不久雄心勃勃的改革一敗塗地。

韓康還提到,在危機形成的新形勢下,人民幣的國際化趨勢比人們想像的快,這不是中國主動要做,而是被美國逼成的。在減持美元的國際趨勢下,局部地區正在增加使用人民幣。

他又在聽眾問到大陸股票市場時談到,被人利用政府投入的某些資金一時閑置的空檔,投放進入了股市作短期炒作。內地股市較早前的大起大落就與此有關。他一再提醒大家,內地股市還未成熟,不過發展空間是很大的。

股市的大起大落往往最吸引人,金魚缸中人對「忠言」總覺逆耳──包括韓康自己的枕邊人。他透露,老婆不聽他的警告,輸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