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0日 星期四

「光影樓情」惹共鳴

石硤尾邨的一個「火柴盒」:從電視機、雪櫃看來,這該是七十年代的「樓情」了

房屋委員會舉辦的「光影樓情」攝影展,很值得對這個蕞爾小島有感情的朋友們看一看,如果你曾「幸運」地在徙置區、公共屋邨住過,更加要去一看。這個展覽看來在巡迴展出,我是在太古廣場看到的。

「樓情」的樓,在三個邨:石硤尾邨、蘇屋邨、牛頭角下邨。石硤尾邨是徙置區,其餘兩個是廉租屋邨。熟悉香港情況的會知道,徙置區屬於最早期的公共房屋,最簡陋,以白鴿籠、火柴盒去形容,絕不為過。如果以現今眼光去看,讓香港人住進這樣的房屋,會被視為剝奪人權了。可是,在市區山邊都處可見木屋鱗次櫛比的五十年代,能夠「上樓」不知多受人羡慕。到了六十年代,能夠入住蘇屋邨那樣的廉租屋邨,簡值像中了「小搖彩」(一種次於「大馬票」的彩票)。

香港曾經有一半人住在類似的屋邨裡,香港多少風雲人物是來自這些居住環境並不寬裕的屋邨。屋邨的日子,說不定是香港人最廣泛的集體回憶,即使沒有那麼幸運可以住進屋邨去的香港人,也一定有關於屋邨的回憶。

我是不夠運的一員。記得有一年,父親收到回覆,可以去見官,就申請廉租屋提供核實申請條件的資料了。我們一陣高興之餘,馬上涼了下來,因為當時一家人分散香港與內地,家庭人口放進去不夠擠逼,也就不夠條件了。

我曾很多次到落成不久的蘇屋邨去,在我那時的眼中,那是「高級住宅區」了,大廈高聳明亮,有電梯,有遊樂場。我到那裡去是玩音樂。我們幾個年輕人愛好起中樂來,湊在一起到住進了蘇屋邨、最有條件提供場地的小朋友家裡夾band,並曾經為一名伙伴伴奏,去參加《星島日報》的歌唱比賽。那位朋友,如今已貴為一家英國大洋行的話事人了。

那時在蘇屋邨一吹彈拉打起來,走廊便人頭攢動,小人大人都圍過來看我們擠在屋內演奏,沒有人會投訴你製造噪音,只會感激你提供免費娛樂。

幾十年過去,三個屋邨都面臨清拆了。在那裡住過的人都很不捨得,老的少的,紛紛緬懷起當年的歲月來。

房委會不久前委託本地攝影師黃勤帶、謝至德、蔡旭威及三家影片製作公司,分別到三個屋邨拍攝,希望可以為大家多留下一些影像紀綠。攝影師和導演都很用心,據說花上一年多時間深入三個屋邨,甚至設法融入居民的生活圈子去,務求在居民最放鬆之下,紀錄到最富生活氣息的畫面,和向屋邨告別的繾綣情懷。

這樣的紀錄很不全面,因為都只不過是三個屋邨瀕於消亡前的景物人情,而缺乏昔日的朝氣和歡樂。這些,都只能見於在展板上摘錄的原居民感言了,其可觀性不下於展出的照片。

小時候住在牛頭角下邨的何嘉麗說:「我覺得小時候在牛頭角下邨的時光是最快樂的,我覺得很純樸、生活很樸實,我反而很珍惜這些東西。」我最不熟悉牛下,但我很理解這種純樸的快樂──物質貧乏,生活自由,精神愉快。
連結
**「光影樓情」: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hdw/b5/aboutus/events/community/heritage/h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