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清明上河,宋飛被淹沒了

宋飛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的海報

上星期六(十一日),去聽了宋飛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的《清明上河圖》音畫,這是為了現場欣賞宋飛與樂隊的演繹而去聽的,我從CD聽賞《清明上河圖》已不知多少次了。

純粹從音樂欣賞的角度來說,我以為,這次去聽現場還不如聽唱片。

我是去年看香港舞蹈團的同名舞劇,才知道作曲家史志有這個專門為了宋飛而創作的作品的。去年看舞劇的時候,我立即就被伴奏音樂吸引住了。那是一個各種胡琴的組曲,二胡、板胡、墜胡、中胡、京胡等,還夾雜着多種中樂樂器如古琴、洞簫、三弦等的獨奏。很難得的是每首曲都有很純正的民間音樂風格,伴奏的雖然是西洋樂隊,但民族民間風味很濃厚。整個組曲根據《清明上河圖》畫卷中商隊由進城到出城的不同場景,創作出十幾首樂曲,每一首都有自已的特色而又整體上在民族民間風格上統一起來,追求的是傳統韻味。近些年,民樂的作品不是沒有,香港中樂團就演出不少,可是越是大型的,越是叫人有戒心,不知會以創新為名搞出些什麼名堂很大而難以讓人舒舒服服欣賞的東西來。

可是對這樣一個音樂作品,香港舞蹈團的場刊幾乎沒有任何資料介紹,只知道作者是史志有。演出結束後有座談會,我出於好奇,特意留下來參加了。

聽舞蹈團領導人的介紹,這是他們偶然聽到史志有的音樂,然後得到啟發而興起根據《清明上河圖》和史志有的音樂創作一個舞劇的念頭的,所以說史志有的音樂是這個舞劇的靈魂云。

既然這個音樂對舞劇那麼重要,我就不能不直接向出席座談會的史志有發問了:演奏的什麼樂隊?獨奏者是誰?為什麼場刊不予介紹?是不是對舞劇的「靈魂」不夠尊重了?

這正好讓史志有有個公開表示對場刊之不足「有點意見」的機會,而我這才知道獨奏的是宋飛,而且是專門為她而寫作的,讓這位當今最負盛名二胡演奏家可以施展渾身解數,展示演奏各種胡琴的才藝。

在上星期舉行的音樂會上,宋飛來了,史志有也來了,在台上透露了更多創作資料。史志有原來早在二零零零年就有了創作意圖,可是一直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幾年裡只是不斷進行音樂素材的搜集,對畫卷所描繪的開封所在的河南省的各種民間音樂素材進行採風。直到有一次聽到了宋飛的演出,才想到可以通過不同的胡琴結合不同的音樂色彩去描寫不同場境。樂曲因而到了二零零四年才正式下筆,寫成了一個胡琴組曲音畫,且為了宋飛而「度身訂造」,並於到二零零六年灌錄成唱片。

這次演出與唱片的最大不同,是伴奏的樂隊改成大型民樂隊,而不是較小型的西洋樂隊。如今的香港中樂團已發展成為一支「重型」樂隊,編制龐大。宋飛儘管技藝超群,又用上擴音器(當晚作現場錄音),始終難以與樂隊抗衡,獨奏經常被淹沒了,旋律無法「浮出水面」來。

我對作品的旋律已經相當熟悉,欣賞起來尚且有困難,第一次接觸這個作品的聽眾可能就更難聽出味道來了──這些味道都存在於獨奏胡琴的滑音、裝飾音等細微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