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廣濟橋連起饒宗頤與韓愈

在潮州古城牆上見到的廣濟門城樓,和左邊白牆黛瓦的饒宗頤學術館

季羡林先生剛在北京以98高齡去世,中國失去這樣一位大學問家,令人扼腕。這樣的大師(雖然季羡林本人公開表示拒絕這樣的稱號),即使在13億人口的中國,也是鳳毛麟角,而在七百萬人的香港竟然有一位可與之齊名的學者,那真是香港人的幸運和驕傲,這位學者就是所謂「北季南饒」中的饒宗頤。

饒宗頤,潮州人也,而潮州人對他推崇之高,我是到了那兒,去到廣濟橋頭才知道的。

說到潮州風物,最大名鼎鼎的,應是廣濟橋。這條建自南宋的石橋,不但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橋樑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工藝、設計、造型不同凡響,至今完整耀目,可以繼續使用。只是如今要走到橋上發思古之幽情,就得付出50大元的過橋費了。

對遊人來說,這未免太高,但對保護廣濟橋則不失為好方法,它一下子阻嚇了不少人──包括我等,我們都只走到廣濟門城樓上,走到韓江邊看看這座當年費了二百多年才建成如今既雄健又華麗樣子的開合式石拱橋。

而因為走上了廣濟門,才看到饒宗頤學術館就在它的背後,一座白牆黛瓦中國庭院式的展覽館。由於時間不多,我們也只好過門不入了。

潮州人為饒宗頤開設學術展覽館,並不出奇,出奇在它選址顯示出來的高度崇敬。廣濟橋

廣濟橋橫跨韓江,橋東上岸,迎面就是潮州著名的名勝韓文公祠,紀念的是唐朝大文學家韓愈,歷代騷人墨客在祠內留下了不少詩文墨跡。祠堂幽深清靜,立在筆架山上,面對着廣濟橋和韓愈管轄過的潮州,和祭過鱷魚的韓江。

這樣,廣濟橋之東是韓文公祠,廣濟橋之西是饒宗頤學術館,一橋連起古今兩大文人。饒宗頤在潮州的地位,就隐隐然與名耀千載的韓愈相齊了。

饒宗頤學術館並不輝煌顯赫,但他不必也到太平街去豎立令人仰首的牌坊,地位已超然於潮州千百年來登科封官的千百計讀書人之上,而他據說從未拿過正式的學位,與已故大學者陳寅恪一樣。

潮州歷史上人文薈萃,可是走到今天的潮州街頭,你很難把兩個印象拉到一起。潮州街頭給我的印象只有兩個字:髒、亂。韓文公祠

剛從永定山區,特別是從塔下村走下來,對比很強烈。我回來翻看了塔下村拍的照片,竟然都找不到半點垃圾的影子,溪流中、道路上、石砌的階梯上,都乾淨得有如剛清洗打掃過。潮州街頭卻是另一個極端,走到那條很多「大排檔」、小販攤檔的街道,遍地殘渣廢物。走過的街道,沒有一條稱得上乾淨的。以中國的標準來計,這不算特別差,但同塔下村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對自古文名蜚然的潮州來說,這很令人遺憾。如果你是潮州人,更加應該引以為憾。

除了讀書人,潮州民間古來也自有文化成就,潮劇、潮州音樂、潮鏽、潮州瓷器、潮州木雕、潮州剪紙都負盛名。我們此行本想去看看就在韓文公祠附近的一處宋代瓷窯遺址,可惜沒能找到,連個路標都未發現。這是不是傳統文化丟失的另一個訊號?希望這是過慮吧。

1 則留言:

  1. 盛夏,喝杯茶,隨著這樣的文字,這樣的圖片,遊走於潮州的古雅書香,暑氣全消,清涼。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