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Keep fit,一星期六分鐘搞掂

六分鐘?我一分鐘都不想動!

香港人都忙,這成為很多人不做運動的藉口。但如果有個方法可以讓你每星期運動六分鐘,就能達到一般要花幾小時才能達到的keep fit效果,你願意做嗎?

這聽來非常有吸引力,是嗎?難怪介紹這方法的一篇文章,一星期以來一直居於《紐約時報》網頁的「最受歡迎」(Most Popular)欄上,文章的題目是Can You Get Fit in Six Minutes a Week? (你可以一星期花六分鐘就fit 起來嗎?) (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09/06/24/can-you-get-fit-in-six-minutes-a-week/?em)

這裡所說的fit,是提高運動耐力的fit,這本來要一星期踩幾個小時室內單力、或者跑步幾個小時才可以達到,現在只消幾分鐘就可以了。

不過先要知道,no pain,no gain。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你還是要作體力的付出的。

幾年前,日本的科學家用老鼠做過這樣的實驗:一組老鼠放在小水池中游泳,一次三小時,游兩次;另一組老鼠負重游泳,途程短,但運動量極大,要拼命的游,每次游20秒;撈起休息10秒,再讓它游,共游14次,耗時共4分30秒。

之後,檢驗老鼠的肌肉在加強耐力的結構上發生了什麼變化,結果發現兩組老鼠的變化相同。

加拿大安大略省McMaster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以大學生用室內單車進行了類似的實驗,他們都是身體健康的普通大學生,不是運動員。一組學生以穩定的踩長途單車速度踩一個半小時到兩小時。另一組以全力衝刺的速度踩,一次20至30秒;休息四分鐘,再衝刺;如是者六次,共踩兩至三分鐘。這樣的運動每星期進行三次,共兩星期,即一組學生一星期運動約五小時,別一組六至九分鐘。

對肌肉的檢驗發現,變化相同。肌肉的運動耐力,取決於能夠把氧氣轉化為能量的線粒體(mitochondria)。兩組學生肌肉的線粒體變化,無論在數量上和大小上都一樣。

要注意的是,要達到六分鐘頂五小時的效果,那六分鐘要達到運動的極限,如果不得其法可能受傷。用在跑步上很危險,踩單車、游泳就較安全。

這使我想起一種叫Super Slow (http://www.superslow.com/) 的體能鍜練方法,以舉重為例,它要求動作很慢,譬如十秒舉起,十秒放下,使肌肉長時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以達到以少勝多。做的次數少,但運動量其實很大。

這些方法有沒有功效? 花幾分鐘試一試就可以知道,就以你現在看到這篇文章時的姿態,把全身肌肉繃緊,握緊拳頭,伸直繃緊兩腿,拉緊腹部,堅持若干秒;放鬆一會,呼吸回順後再做;重複幾次,盡量繃到最緊,能做十次八次最好。這只花你幾分鐘。明天起來,你該感覺到滋味。

這樣的運動,幾乎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等車、乘車、坐在辦公室可以做。可以全身做,可以局部做。我自己堅持了幾年的一個動作是:刷牙時全力拉緊腹部肌肉,早晚各一次。拉緊腹肌要身軀微彎才行,就像刷牙時那樣。我習慣了,刷牙時一彎腰,就拉緊腹肌。這就不必特別去做仰臥起坐了。

做運動,可以不花你很多時間,甚至不必另外安排時間。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