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從「紐倫港」到「上港」

美國《時代周刊》去年杜撰了一個「紐倫港」(Newlonkong),英國《金融時報》上前天又出現了一個新名稱「上港」(Shangkong)。紐倫港是紐約、倫敦、香港的並稱,而上港則是上海與香港的合名。

局勢的發展真快。「紐倫港」是因為三個地的都是充滿利用全球化而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典範而提出的;「上港」的提出,則是因為金融海嘯之後,美歐成為重災區,看來未來幾年都難以恢復元氣,而中國是全世界受害最小的大國,世界金融重心將會東移。東移到哪裡?就是「上港」。

提出這個觀點的是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Jeffrey Garten。他在《金融時報》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上港將在經濟殘垣中崛起」(Amid economic rubble, Shangkong will arise)的文章(http://www.ft.com/cms/s/0/dfbd55ea-3d8c-11de-a85e-00144feabdc0,dwp_uuid=9c33700c-4c86-11da-89df-0000779e2340.html)。

這是在此消彼長之中形成的。紐約地位之下降不僅是因為本身的挫敗,還因為美國東岸有另一個金融中心在形成──華盛頓。金融海嘯把華爾街的權力沖洗到華盛頓去了,華盛頓並將在陸續對金融業加強規管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華盛頓不得不受制於它的最大債權國、也是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中國。Garten 認為,中國的這一地位看來未來幾十年不會改變。他並指出,歷來,世界最大的債權國都是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英美如是,中國也就不會例外。

顯然,中國目前並未擁有這樣的金融中心,香港雖被抬舉至與紐約、倫敦並列,事實上無論在經濟實力以至文化實力上都仍有很大距離。上海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也僅僅開始提到議程上,還在起步階段。

於是,Garten 提出了「上港」的概念,就是滬港肩並肩一起上。兩地雖然在地理上相隔一千餘公里,但在有了互聯網的今天,這距離不算什麼。香港可以用先進的金融技術支援上海,中央可以宣布兩地接受同樣的監管,並以稅務優惠吸引全世界最優秀的金融人才到來。

這一變化的重要意義當然不只是經濟上的,而且是地綠政治上的。Garten 指出,強大的政治力量正在東移,美英會在未來多年裡付出沉重代價。

在香港,很多人把上海看作是對手。中央宣布要上海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就使很多香港人不舒服。Garten從外西方的角度看,卻認為滬港不僅不是對手,而且不是合作伙伴,更應該是二而為一的「上港」。

或者可以說,香港與上海在國際金融上的發展速度與實力,都落後於中國整體的發展速度和需要。金融海嘯的發生造成的此長彼消,進一步擴大了這個不平衡。中國急需一個與中國在當前世界地位相匹配的金融中心,最理想就是港滬雙劍合壁,以「上港」急國家之所急。

上海那邊說得比香港少,但做的比香港多。今天就在「21世紀網」上看到以下兩個消息:

第一個是上海五月十一日發起了「規模浩大」的動員大會,公佈上海貫徹中央要推進上海加快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政策的《實施意見》。

第二個是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2009」昨天開幕,主題是「經濟全球化與亞洲的選擇——危機·合作·發展」。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教授在論壇上提出,「要競爭全球金融的最高點」。

很明顯,兩個事件都是衝着上海要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而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