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都來補一補香港歷史課


看到一篇專欄文章,題目是「香港歷史有誰知」,問得真好我正好也有這個感喟。

那篇文章是介紹香港電台即將推出的《香港歷史系列》電視節目的。香港電台過去拍過不少有關香港歷史的電視節目,廣受好評。《香港歷史系列》應該是個受期待的創作。這個新系列大概與香港近年興起一股本土化情懷和思潮有關,希望它可以讓這種情懷和思潮成長在更堅實的基礎上。

對一個地方的感情、眷戀,可以是很個人、很感性的,不必有很多理性的認識、解釋。有時,一個模糊的鏡頭、一股淡淡的氣息、一聲微弱的琴音,就足以勾起洶湧的情緒,作用可能比什麼都強烈。

然而這終究不能代理性的認識,不能代對歷史的了解。

香港人對香港有感情。回歸後,雖說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只換了一面旗,什麼都幾乎不變,但對人的理衝擊其實很大。過去,香港人沒有身份是「理所當然」的,大家都不去理會,只顧「搵食」。回歸了,「我是誰」一下子成為大問題。

就好像在大海漂浮中找個救生圈一樣,香港人要為自己的身份找尋依據。我的感覺是,年輕人比年長的人更感到徬徨。原因大概是,較年長者,對於中國人的身份、對於家鄉有比較實在的認同,而年輕人則對兩者都很疏離。要說家鄉的話,就只有香港,他們沒有籍貫的概念──除了香港。香港就是他們的根,根鬚可能伸到蘇屋村、牛頭角、太原街、北河街……。

可以勾起舊香港回憶的,管它是個人回憶還集體回憶,管它是民族的還是殖民的,都值到留戀,惟恐永久失去。

還是那一句:這終究不能代表理性的認識,不能代替對歷史的了解。

否則,感性的沉醉會模糊以至歪曲了真像。

香港人真太須要了解自己的歷史,了解香港是怎樣建設起來的了,尤其是當我們要更好策劃香港未來的時候。

不是在空洞的感喟,是在看到某位高級官員在一個大型會議上的演辭而有感而發的。裡面有這麼一句:「由於韓戰,我們成為了轉口港;因為石油危機,我們發展製造業。」

剛在幾天前,我在這裡寫過:「剛從一本小書上重溫了一下香港五十年代的一頁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的香港和戰前一樣,經濟靠轉口貿易。誰知韓戰一爆發,聯合國和美國要封鎖中國,所有轉口生意都不能做了,什麼資源都沒有的香港可能成為死港。這逼使香港自己生產,開始發展自己的製造業,出口賺錢。這就是香港戰後的第一次轉型。」

香港是靠轉口開埠的(那時主要是鴉片),是大陸進出口的重要商埠,香港的自由港地位與此互為因果。到今天,轉口貿易仍是香港的重要生意。韓戰對香港的重要意義在於推動香港去發展自己的製造業,而當香港正好面對大量人口湧入,其中包括大批帶來了資金和技術的上海商人。於是首先發展起來的是,是上海商人熟悉的紡織、漂染業。韓戰中最重要的「轉口」是什麼?是霍英東濟內地之急的生意了。

我在網上一搜尋,發覺韓戰對香港經濟的影響是中學一年班的學習內容。

今天的香港傳媒似乎沒有發現報道的演講出了什麼問題。是它們對政府突然仁慈起來了嗎?相信不是,而是都看不到鬧出了大笑話。看來,大家都須要補一補中一的通識課──請鍵入: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TC/Content_4267/hkhist_ch1wkst4_c.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