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從「家書之死」到「e-mail 之死」

上星期四(十月九日)是個特別的日子,但我相信絕大部分香港人都不知道。

這天是「一人一信免費投寄日」,是「香港郵政」舉辦的活動,每個香港市民這天都可以免費寄出一封本地的信。「香港郵政」已是連續第五年舉辦這項活動了,我是今年才知道的。活動目的很明顯,就是鼓勵市民多用書信傳情達意。

我再一次警覺到,離開經常寫信的日子很遠了。

去年,我有一次在上班之前有些話要吩咐家人做,於是拿起紙筆寫起來,寫著寫著,差不多寫滿一張紙,有種很特別的感覺。我每天都要寫東西,但都是用電腦寫,用原子筆只會簡單記幾個字。

不久前接觸到一本書信集,我更發覺,書信,或者說家書,已經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這是香港大學原馮平山圖書館館長陳君葆的書信集,裡面是他從二三十年代以來與本港、內地文化界朋友,和與家人的書信,包括詩詞唱酬,有公事有私事。我看到的是原信的影印件,很多用毛筆書寫,書法都工整秀麗。我挑了一些來仔細看,既看內容,也看書法,看得很愜意。但看到當年文人不但學養豐富、文筆優美,而且字寫得那麼漂亮,就實在心裡有愧。

這樣的書信,我相信不但在華人世界,而且在全世界,都可能成為絕響了。

書信在中國文化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很多美好的代稱,例如鴻雁、雁書、尺素、魚書、情箋等等。如果沒有家書,唐詩宋詞一定失色很多,不會有「一行書信千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這些詩情、詩句,更不會留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樣的千古名篇。

家書又是重要的歷史文獻,因為家書都是寫給親友的,情真、事真,沒有想到會發表,於是往往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名人的家書就更加受到重視。諸葛亮的《誡子書》至今是名篇,《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佔有很重要的文學地位,近年編成書出版,一直很暢銷,說明了家書的存在價值。

由於家書瀕於滅亡,過去的家書就很值得珍惜。北京有一批文化名人因此發表公開信,發起搶救家書運動,號召大家把家書捐出來,以作為研究歷史的資料。(http://www.jiashu.org/)

這個呼籲得到熱烈回響,捐出的家書數以十萬計,現在可能是以百萬計了。中國近百年經歷過連綿戰禍、政治動盪,很多家書是冒着很大風險才保留下來的,不但是親情友情的真實紀錄,而且是歷史的真實紀錄。這些家書有的已被收藏到國家博物館,有的已經編輯成書出版,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搶救家書只能搶救過去寫下的家書,卻不能使大家重新寫起家書來。家書,太古老了,個人通訊已經歷了電報、固網電話、流動電話、電郵的換代。我很早便開始使用電郵,但現在已與越來越新的通訊方式脫節了,在網上看到一篇題為「電郵之死」(The Death of E-mail)的文章之後,更有此感。

文章指出年輕人之間主要的通訊方式已不是電郵,而是IM,即Instant Message。美國年輕人的電郵用量近年一直下跌。如果不上Facebook 、Hi5、MySpace之類互通信息就落後了。

日前在這裡寫過,接到朋友一張打上i hate e-mail字樣的短訊卡。其實,愛用Facebook的年輕人也可以說I hate e-mail,因為e-mail 已不合潮流。

科技為人類帶來了很大的進步,這是肯定的;但科技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多少破壞呢?這似乎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新問題。

3 則留言:

  1. 不知您提到的"陳君葆書信集", 是否即將出版?

    回覆刪除
  2. Jackson君:

    據我所知是要出版的,但什麼時候出版則未可知,也不知道會以什麼形式出版。我見到的書信是影印本,若以影印本出版,可能要縮小,閱讀會受影響。現時很多人閱讀手寫字體有困難,稍草一些就認不出是什麼字,出版者說不定會排成印刷體出版。這樣,閱讀是容易得多了,但一定也失去不少閱讀書信的樂趣。

    雪樺

    回覆刪除
  3. 謝謝回覆.我留意此書頗久,故有此問,幸勿見怪.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