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從「汶」、「氰」的讀音說起

最近,學到了兩個字的正確讀音。一個是「汶」字,一個是「氰」字,都是新聞裡的熱門字。

「汶」自然就是汶川的「汶」。「氰」就是三聚氰胺的「氰」。

兩個都不是常用字,但任誰見到了,都會以為字裡面的「文」和「青」作形聲之用,於是就讀「文」和「青」。不過都錯了。

廣東話,「汶」應讀「問」,陽去聲;「氰」應「晴」,陽平聲。普通話也一樣。如果有看中央台的報道,汶川讀作「問川」,三聚氰安讀作「三聚晴安」。

在香港,我還沒有聽到有人讀準這兩個字,也不知道經常出來要人讀正音的學者、教授有沒有出來說過話。

「汶」字只用於地名,但不排除有人用於人名。如果用於人名而自己也讀錯了就不好。

這樣的例子其實不少。例如燁(讀葉)、茜(讀扇)、菁(讀精)等字。

一位老師告訴我,有個學生用「燁」字做名,但自己讀「華」字。老師於是告訴學生應讀「葉」,並建議,如果不想改讀「葉」,不如改名,不要「一世」錯下去。學生聽了這番話,大哭起來。這當然不是這個學生的錯,而是學生父母的錯。

「茜」和「菁」情況可能沒有那麼嚴重。「茜」字經常用於女性的外文譯名,讀「西」。「菁」讀作「青」,也在字典中獲接受為「異讀音」。所謂「異讀音」者,就是社會中不少人這樣讀,已有約定俗成之勢。到真的「約定俗成」,就是正音了。

所謂「正音」者,不過是約定俗成的結果。在音韻學上,其實是無所謂正音不正音、正確不正確的,因為讀音是不斷變化的,音韻學研究的,就是音韻變化的過程、來龍去脈,而不是那個讀音正確不正確。讀音不是越古越正確的,也不能隨個人的喜歡在歷史某個年分劃一條線,或者指定以某一本字典為根據,符合這本字典定音的就是正音,不符合的就是「邪」音。若拿出一千年前的《廣韻》來做根據,那就更滑稽了。現在的廣東人又豈能跟著宋朝的中原人來說話?

所以所謂「正音」不過是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正」,而只有相對的「正」。字典要不斷修正、更新,就是要不斷吸納約定俗成下的變化,以今音取代古音。當社會上絕大部分人都讀一個誤讀音,一段時間之後,也就以錯為對。這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