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汽油:現代的柴米油鹽

圖:遙看金門大橋的車流。(清攝)
要判斷一件品的價格高是低,不只是看它的絕對價格,也不只是看它的相對價格,而要看對這物品的使用量,是不是生活必需的。
一件東西,那怕絕對價格、相對價格再高,但我根本不會用它,例如鑽石、勞力士於我,再高也沒有意義。
但如果那東西是必需的,而且非要大量使用不可,例如大米之於中國人,那就高一點都牽動人心了。
而在美加,最牽動人心是油價。
原因非常簡單。米貴,可以改吃其他的;油貴,則似乎沒有他途可選──至少對大部分美國人是這樣的。有幾個美國人可以出門不駕車?那怕是送孩子上學,到超級市場購物,到圖書館借書,到不遠的海邊遛狗?更不要說上班了。
在灣區,如果要上班,駕車半小時是等閑事,一個來回,就走了個五六十英里(八九十公里),約相當於繞九龍新界走了個大圈。
試想想,每個上班的成年人(美國雙工夫婦佔比例很大)都這樣走,是個什麼景像?
灣區的高速公路網非常發達,每個小城小鎮都很方便的連接上高速公路。每條高速公路上,無論什麼時候都車如流水,差別,是急流、洪流或是激流,涓涓細流是沒有的。有一天早上六時就由親友從灣區的San Leandro送去三藩市機場,高速公路上已萬車奔騰了,跨過海灣的大橋的收費亭已塞車。
收費亭有快捷通道,以優惠巴士和滿載的私家車。誰都希望能走這個通道,這要按車的座位載有兩個人或三個人或以上才行,但每次過橋都可以看到,沒法走快捷通道的車擠成了長龍。這意味著,大部分車輛都是只載一兩個人的,「千里走單騎」的不在少數。
事實上,多數家庭都是以成年人人數置車的,起碼一人一車,往往又另有七座位小巴之類的大車供共用。於是二人三車、三人四車是正常現象。
聽一位走貨運的親戚說,灣區高速公路上現時的繁忙,同數年前科網熱時已有天壤之別。那時,在熱爆了的硅谷帶動下,灣區一帶公路網隨著全球經濟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而隨時都是流量高峰,分不清什麼時候是上下班塞車期。
曾去三藩市的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參觀,給我留下較深刻印像的,是一位意大利攝影師幾年前應邀前來拍攝三藩市與硅谷紐帶關係的照片。他突出的是兩地之間路橋如帶、車流如練和房舍櫛比。這裡是領導世界科技潮流的心臟,你可以感覺到兩地之間強烈的律動,但照片上見不到幾個人,予人詭異感;黑白的影像,尤其加強了這一感覺。
一位到彼邦讀書的年輕人說,初來時在車站與住所之間走路來回,走上半晌不見一個人,如進了死城,感覺很怪異。半夜兩三點的高速公路,則有另一種詭秘:竟然還有那麼多車,而且車速比白天還快。
見到有人在杳無人煙的路上踽踽而行,真有點怪,小孩更從不見一個。有一次,讓人用車送到小城的圖書館去,想走約半小時的路回來,卻不成,硬是讓人安排了接載。
走路,竟是那麼難為的事。要麼,專門安排時間,駕車到山裡去走,再駕車回來。
車是生活必需品,汽油當然也就是生活必需品了,就如往日的柴米油鹽,稍缺不可。
我沒有考究過那裡汽油佔一個人生活開支的多少,只是知道比例一定不小。這麼說,目前的油價水平,對於那裡生活的人就一定不低了。
但這樣的現狀合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